【讀畫──閱讀的召喚6】答案已不在遠方
**
普法戰火漫延,世局動盪,家族事業破產,中年的希斯萊(Alfred Sisley) 離開了巴黎,遷居南郊的莫瑞小鎮。
這裡除了碧綠的羅安河水可以流抵巴黎外,畫家昔日衷愛的社交圈與夜生活,歡愉笑聲早已隨風淡去。
中年的失落折磨人心,那已然遙不可及的青春夢想,那看似無可珍惜的人生現況,那隱約幽微不可知的死亡,在在驅策著我們走上新的探索之路。
然而,辭職、離婚、買部重機、自我放逐,並不是唯一的選擇。中年的追尋,答案已不在遠方。
來到羅安河的莫瑞鎮,希斯萊漫步河畔,讓自然撫慰著他的哀戚,一如清澈的流水輕撫著身影孤寂的水草,一如舒爽的風輕撫著書空咄咄的白楊,一如舒卷的流雲輕撫著蒼茫無語的天空。
「我又開始作畫了!」希斯萊給友人的信件,如此「日常地」宣示他生命的重生。
於是,一百五十年後,希斯萊的「在莫瑞的羅安運河」,得以邀我們沿著雪融泥濘的小徑而行,傾聽羅安河水靜靜流淌而過,駐足片刻凝視岸邊人們勞動的日常。
時序是冬日,生活艱辛似泥路、光陰消散如逝水,然而枯葉落盡的白楊樹靜而不悲,灰藍的天空沉而不鬰。生命的中年,我願與希斯萊結伴同行。